中國科學院專家量化公園降溫效應為城市“退燒”
北京公園能為城市降溫嗎?如何布局能更好地發揮“制冷”作用?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孟慶巖帶領團隊在城市微氣候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構建了城市公園三維降溫效應評估模型,以“空調制冷能力”量化降溫效應,為緩解城市熱環境提供了公園優化布局的新思路。簡言之,該研究結果指出,將城市公園視為“天然空調”,通過科學測算其三維降溫能力,可以像規劃制冷設備一樣精準配置公園的位置和形態,更高效地為城市“退燒”。
城市綠地通過蒸騰和遮陰作用來調節微氣候,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提升人體熱舒適度(人對周圍熱環境的主觀滿意度評價),并降低周邊建筑制冷能耗。以公園為代表的大型城市綠地作為“天然空調”,能夠形成公園降溫效應。隨著城市建筑向垂直方向發展,量化綠地對三維空間的熱調節效應變得尤為重要。因此,多維度理解城市綠地的三維降溫效應,有助于制定可持續的城市熱緩解策略。
孟慶巖研究團隊融合遙感技術和計算流體力學模型,基于海淀區小營公園和陽光星期八公園的多季節實測結果,構建了城市公園三維降溫效應評估模型。研究結果顯示,城市公園表現出明顯的降溫效益和節能潛力,公園內部植被布局、周圍建筑形態和主導風向會顯著改變公園降溫效應。
研究發現,城市公園的降溫效應及節能潛力具有季節性變化的特點,夏季達到峰值,春季次之,冬季最弱。在春季、夏季和冬季的白天,陽光星期八公園的平均制冷能力分別相當于483臺、639臺和129臺制冷效率為2.8千瓦的空調,而小營公園的平均制冷能力分別相當于29臺、70臺和8臺制冷效率為2.8千瓦的空調。
這種差別主要源自兩座公園面積的不同:陽光星期八公園和小營公園的面積分別約為5.73公頃和1.82公頃,大概相當于玉淵潭公園的1/24和1/75。陽光星期八公園的面積是小營公園的3.15倍,其累積節能潛力也呈指數級增長,這意味著大型公園在高效降溫和緩解城市熱環境方面將具有更大潛力。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深入探討了城市公園對周圍三維空間的降溫效益和節能潛力狀況,不僅深化了城市熱島效應中綠地熱調節機制的科學認知,還為城市規劃中綠色空間布局優化、建筑節能設計及城市氣候適應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多維度、多角度的決策依據。
(作者均為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研究人員)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中國城市更新:微改造煥發大活力
城市更新不僅是空間改造,更是社會關系的重構;不僅要改造好,更要運營和維護好,持續讓老百姓受益。從老廠房到新商圈,從街角巷陌到濱水綠道,城市更新書寫著城市發展的新故事,那些被時光磨損的城市空間,在更新與改造、創意與溫情中生長出更蓬勃的生命力【詳細】
北京:前門三里河潮流業態胡同街區加速融合
這個春天,前門附近的三里河公園在社交平臺熱度頗高,小橋流水的景致引得眾多游人拍照打卡,不少人評價“這里像是把江南水鄉搬進了京城”。沿三里河公園向北走進青云胡同,網紅餐館在四合院里云集【詳細】
中央財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動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近日,中央財政真金白銀支持部分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由“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入選中央財政支持城市更新實施行動的補貼標準是,東部地區每個入選城市補助總額不超過8億元,中部地區每個入選城市補助總額不超過10億元【詳細】
江蘇發布首批“樂享園林”典型案例
近日,江蘇省住建廳公布第一批“樂享園林”活力空間建設典型案例,“南京市羅廊巷以西口袋公園”等27個典型案例上榜,以點帶面引導建設更多高品質綠色公共空間【詳細】